北京“十二五”建十个湿地自然保护小区呵护湿地再攻坚

2011-08-22 09:21:49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日前披露,“十二五”期间,北京将完善和升级现有的6个湿地自然保护区,积极推进10个湿地自然保护小区建设。此举被外界誉为首都近年来最大规模的湿地恢复行动。

  作为一座缺水之城,湿地对北京意味着什么?恢复湿地,北京有哪些困难,又有哪些良策?

  湿地之重:3%面积,养育全市五成植物、七成野生动物

  2008年,北京对全市湿地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显示,全市共有1公顷以上湿地5.14万公顷,占全市面积的3.13%;主要由天然和人工两大类11种湿地类型组成。其中,天然湿地占湿地总面积的46.4%。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专家介绍,这3.13%的国土面积,却为北京市近50%的植物、75.6%的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是本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北京的湿地内有野生动物393种,其中鸟类276种,占本市鸟类种类的72%,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6种;有植物1017种。

  目前,北京已建立了野鸭湖、汉石桥等湿地自然保护区6处,面积2.11万公顷,使市内最典型、最重要的湿地得到了较为有效的保护,还建立了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和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之痛:面积不断缩小,生态功能逐渐衰退

  据有关资料,湿地面积曾占到北京市域总面积的15%左右,到上世纪60年代,北京还有湿地面积12万公顷。

  但随着自然生态变化和城市发展,自然湿地不断缩小,人工湿地也由于水资源短缺等原因而迅速减少。从1980年到2008年,28年间全市水田种植面积减少95.8%。与此同时,湿地污染和泥沙淤积严重,生态功能逐渐衰退。另外,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大量污染物,也导致了北京市湿地维持生物多样性功能的下降。一个显著的例子是,北京湿地中过去数量很多的两栖类标志性动物金线蛙,如今几乎消失。

编辑:lj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北京花卉市场疏解搬迁现状调查

  从去年开始,北京花乡花卉产业园、盛芳国际花卉总部基地、北京四环花木中心(四环花海花卉市场)、九州卉通花卉市场、花香源花木场、神天龙园艺场、金奇树花卉市场等大型花卉市场相继关停,商户们的最终去向成为花卉从【详细】

北京:南苑森林湿地公园今年启动建设

  占地16000亩的南苑森林湿地公园今年将启动建设。记者从今天上午召开的丰台【详细】

赵泰东:韩国江陵市镜浦湿地修复计划和现状

赵泰东:韩国江陵市镜浦湿地修复计划和现状

从20世纪60年代,镜浦湿地进行了大范围的农耕地开垦,居民对镜浦湖进行了围湖造田,湖水面积也越来越小。随着世界上对于湿地修复的重视,在镜浦湿地也开始进行了修复的进程【详细】

国务院调整大黑山等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调整内蒙古大黑山等6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通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