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忆阿兰-普罗沃斯特的巴黎水生植物花园

2011-07-13 10:29:44         来源:风景园林     浏览次数:

  再忆阿兰 普罗沃斯特的巴黎水生植物花园

  杨鑫 张琦

  中图分类号:TU98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30(2011)02-0110-06

  收稿日期:2010-08-27

  修回日期:2010-10-00

  摘要:40年后再忆阿兰-普罗沃斯特的巴黎水生植物花园,其经久不衰的魅力促使了对于景观设计中形式与功能,空间与使用的内在关系的思考。自然这一永恒的话题始终游荡于景观之中,自然本质的崇尚与体现是创造可持续的、生长的景观最根本需求。巴黎水生植物花园具有艺术感召力的平面布局以及舒适、惬意的自然空间环境恰恰是设计师对自然深刻理解的成果,在今天,花园仍值得细细品读。

  关键词:风景园林;水生植物花园;评论

  1969年,阿兰-普罗沃斯特(Allain Pr-ovost)主持的第一个风景园林项目——巴黎水生植物花园(Jardin de plantes aquatiques aquatic garden)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现代、前卫的花园平面构图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8年10月,有幸亲临此花园,不禁被它舒适的空间环境和浪漫的场所氛围所感动。曾经书中影印的精美图片和文字资料与现实相互结合、碰撞,更多的思索随之而来。近40年间,每每提及巴黎水生植物花园,双曲线的构图形式几乎成为其代名词。我们将焦点集中于最直接的感观形式之上,如果仅凭形式的新颖与艺术的感染力,这座花园也许会成为那个时代静止的艺术品,但她还会在40年后的今天具有如此的魅力吗?时间既是考验,更是衬托经典的一幕背景。巴黎水生植物花园不同时代的持久魅力源于何处?这引发了对于花园更深入与全面的剖析。

  1 背景回顾

  20世纪50年代后期,巴黎地区有一部分风景园林师开始反思经济高速发展所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以及伴随着这种发展而兴起的沉迷于空间与平面形式的设计风格。场地改造的设计师开始将对自然的体验融入场地之中,进而表现自然的无穷魅力。巴黎森林资源逐渐对大众开放正是处在这一时期。森林资源是巴黎地区领土景观的特质之一,在对其保护的基础上,部分森林是对市民开放的。风景园林师在森林之中设计的花园与活动场地,大部分是考虑周边的森林景观以及场地固有的丰富的自然资源,逐渐形成了利用自然元素营造使用空间的特征,这使得空间与森林景观完全融合,同时又满足了使用者的需求。

  巴黎水生植物花园即是在上述的背景下产生的。花园位于巴黎东部凡仙森林(Vincennes)内的巴黎花园(Parc Floral de Vincennes)中心湖区的一角,面积仅1hm2,是阿兰-普罗沃斯特的第一个项目(图01)。在当时,花园受到法国人的广泛关注,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普罗沃斯特对于新的园林景观形式的成功尝试[1]。水生植物花园中独特的自然有机形态优美和谐,并与周边环境相互关联。人们熟知的自然形态被抽象化地合理应用于景观之中,所创造的现代形式不仅仅体现在平面上,更多的是具有可塑性品质的功能空间[2]。花园对于这两种景观本质精髓的把握,让人不难理解为何在40年后的今天,这里依然保持着当初的魅力,吸引着巴黎人在此休憩停留,放松心情。

  时间在花园中留下痕迹,昔日反曲线形的木平台已经被水泥铺装替代,虽然少了几分柔和,却并不影响花园的整体魅力。更重要的是,时间证实了花园中各类元素的组织,不仅是经得起考验的形式的美感,还有塑造的空间对行为的激发。如今,水面与自然地形之间不同的空间层次,以及地形所塑造的优美的草堤曲线,成为了人们坐、卧、行的不同使用空间,舒适的尺度顿生惬意。

  2 二维空间的构成艺术与功能需求

  2.1 艺术魅力影响下的形式特征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有一批艺术家选择走向自然,远离博物馆,在真正的自然中创作自己的作品,形成了大地艺术。在这一时期,西方建筑界正面临着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转变,在异常杂乱而动荡的环境中,建筑师们开始关注社会、环境、科技和地域特色。包括风景园林师在内,开始反思自己,强调人类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共存,并向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前进。所有这些艺术思潮,都紧紧围绕着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展开。

  在巴黎水生植物花园中,有着深深的艺术思潮影响的痕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反曲线的构图形式。普罗沃斯特将自然界的有机形体抽象化,与实际功能相结合,表现于景观作品当中。在巴黎水生植物花园的平面构图中,可以发现英国风景式园林“如画”的品质(图02)。统一的曲线与反曲线出现在构图中,艺术的表现手法赋予了花园美的享受。但是艺术的形式并不是花园唯一的主题,自然赋予了花园艺术与技术,形式与功能,视觉与体验的完美融合。

  对自然的关注与崇尚引出了花园最终的构图形式,对自然界基本形态的抽象运用,赋予了花园视觉美感与精神认同。花园萃取了大自然的形态,然后以自己的结构,梦幻般地将之升华。一种源于现实生活与大自然的情感转变为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人类亲近自然的天性被转化为园林景观中的形式要素,并合理地表达在花园之中。

  2.2 二维空间布局形式分析

  公园的曲线与反曲线形式,在建造之时代,尚属前卫,其优美的形态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并使作品红极一时。花园中,水池、地形、堤岸等元素的和谐之美来自于设计语言的协调统一,以及设计尺度的灵活把握。

  平台的反曲线形式与水池的曲线形式相互对应,形态的统一使二者紧密相连,同时草堤也以流畅的起伏地形与平台、水池的形式呼应。曲线最终成为花园最基本的形式语言,贯穿于各个元素当中(图03)。这种形式并不仅仅存在于花园内部,周边的花谷、雕塑花园起伏的地形都是公园最好的因借与依托[3]。地域之美显现于花园当中,它建立在对形态的深入推敲,以及对周边场地的充分理解之上(图04)。

  2.3 形式与功能的对话表达

  具有视觉感染力的布局形式并没有被构图的艺术所主宰,花园的形式之美除了几何形状的透彻认知之外,更多地依赖于一种作为衡量尺度的工具的运用。拥有某种弧度的反曲线形状的平台与水池环环相扣,使平台或深或浅地深入到水池当中,使观赏水生植物的人们被水池包裹而置身其中。同时,高低错落的起伏地形形成了观赏的幕帐,作为绿色的背景衬托着舒适的空间。从平面布局来看,以创造平台上不同尺度的活动空间为基础,平台与水池最大限度地相互接触,周边的草地以更大的弧度环抱住这一空间。

  在这里,平台的尺度变化符合人们使用的尺度需求,而平台、水池与草堤的距离也控制在舒适的视线范围之内。反曲线形式的平台创造了不同尺度的活动空间。从入口空间到过渡空间,再到停留空间,平台由宽渐窄,并有大小各异的观赏空间伸入水面,或独自赏花,或三五小论(图05)。

  3 三维空间的塑形艺术与行为激发

  3.1 自然理念引导下的元素应用

  对自然的崇尚并不仅仅反映在布局构成的形式之中,虽然不得不承认,优美的自然有机形态确是这座花园最初被关注的重要因素。然而,花园得以延续40年魅力不减,更多的要归因于形式背后的设计理念。仍然不能脱离自然这一贯彻始终的主题,花园用以塑造空间的主要元素即是土地——自然界万物存在的基础。

  地形在这里是一个重要的元素:一方面,花园所处的周边领土景观即是起伏的舒缓地形,这是与地域景观的呼应;另外,挖水池与堆地形,在理论上符合因地制宜的节约原则。然而地形并不仅仅是背景,更多的似是游玩大地的空间体验(图06)。花园草堤扮演的角色既是背景又是主体,多样的功能赋予了它灵动的感受。

  在尊重自然的理念之下,花园利用自然元素塑造景观空间,提供使用、活动的舒适场所。今天,络绎不绝前来活动的人们证实了自然的吸引力——在灵魂深处,人类渴望与自然亲近(图07)。

  3.2 三维空间视线控制分析

  从三维的立面来看,平台与水池作为一片宁静的绿洲漂浮于草坡的怀抱之中,草堤的不同坡度与高度形成了不同层次的绿色幕帐,在人视点的角度形成不同的绿色边际线,控制了花园整体的形态(图08-09)。

  在花园仅1hm2的面积内,人们实现了观众与演员的双重角色。起伏的草堤既是花园重要的幕帐和轮廓线,又是高起的看台。人们选择舒适的坡度来满足行为的需要,在近距离接触自然的同时,观察着地面平台上活动的人们。重要的是,在平台上观赏水生植物的人们并不会产生被围观的感觉,视线尺度的控制使得他们不被打扰,还可远远眺望在草堤上享受日光浴的人们(图10)。 “看与被看”这一古老的话题在这里被诠释,视线远近尺度的把握给予了人们关注与被关注的主角意识需求。安全感与满足感充斥在场所之中,使得花园具有着某种引力。

  3.3 空间与行为的激发融合

  在巴黎水生植物花园中,形式不再成为一种使人全神贯注的事物,不再被认为是要追求的目标。形式变成了一种以简单、优雅的方式去解决空间设计问题过程中的副产品。[4]在形式之美的基础上,自然元素所塑造的“使用与感受的空间”是花园真正的灵魂所在。

  草堤围合的内部空间是宁静的水面与平台:水生植物在水池中繁茂地生长着,这里是近距离观赏植物与水景的场所,也是远眺起伏舒缓的地形与郁郁葱葱树林的地方。反曲线形的平台引导人们接近,再接近水面,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掌轻柔地托进水池之中,与之亲密接触。形式之美塑造了人与自然相融的使用空间,并通过这种空间激发了人们潜在的亲水性。

  水池与平台周边的草堤不仅是远处的轮廓线,高低起伏、错落的草坡还为人们提供了舒适的休息场所,不同的坡度满足了人们或立、或坐、或卧,或三五成群、或相互依偎、或静思独处的不同需求。同样,草堤的优美曲线是激发人们不同使用行为的根源,不仅仅创造了一种视觉上的美感,还随着自然元素的演变,以材质、形式激发了人们的情感。起伏的地形在短时间内唤醒了人们的行动与感知,使这里成为了儿童游戏、年轻人读书、享受日光浴、老年人观赏水生植物的美妙场所。[5]

  4 花园的魅力之源

  巴黎水生植物花园在40年之后的今天,仍然焕发着无穷的魅力。普罗沃斯特在1960年代所创作的景观形态,在当今这个更加清醒和理智的时代,仍具有强大的魅力,经得住理性的分析。平台与水池的曲线形式以及草堤的起伏形态仍在和谐、舒适地相互对话,草堤就像大地上的一处绿色雕塑,其优美、舒缓的形态堪称花园最亮眼的帷幕背景。形式之美作为场地存在的视觉基础,与使用空间紧密结合。巴黎水生植物花园经久不衰的魅力恰恰在于此——取之于自然的形式之美对于使用行为的激发与促进。在强调环境、生态、功能的当代景观中,只有形式的艺术、自然的要素与空间的功能相辅相成,才能使场地焕发永久的魅力。在巴黎水生植物花园中,这种魅力体现在一种地域之美上。这种美并不是简单的地域元素表达或场景再现,而是对当地使用需求的深刻理解,以及与周边更加广阔的领土景观的融合。地域之美正是建立在上述两个层面之上的对形态的深刻推敲,从视觉到使用,从印象到记忆。

  巴黎水生植物花园在普罗沃斯特崇尚自然的设计理念之下诞生,又在倡导回归自然、尊重自然的当代景观中保持着恒久的魅力,其对于艺术形式的深入推敲,对自然元素的合理应用,以及对使用空间体验的关注,充分体现了花园所蕴含的艺术魅力,值得细细思考与品读。

  注释:

  图02引自参考文献[3];其余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参考文献:

  [1]林箐.巴黎花园中的水生植物花园[J].风景园林,2006(03):106-108.

  [2]吴爽,丁绍刚.解读阿兰-普罗沃斯风格——法国当代风景园林设计大师阿兰-普罗沃斯的设计思想和作品简介[J].中国园林,2007(12):60-65.

  [3]Racine Michel.Allain Provost—Invented Landscapes[M].Paris:STICHTING KUNSTBOEK,2004:28-23.

  [4]彼得-沃克,梅拉妮-西莫著,王健,王向荣译.看不见的花园——探寻美国景观的现代主义[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04:170-198.

  [5]陆邵明.让自然说点什么:空间情节的生成策略[J].新建筑,2007(03):16-21.

  作者简介:

  杨鑫/1983年生/女/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讲师(北京 100144)

  张琦/1980年生/男/中国-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无界景观工作室景观设计师(北京 100029)

编辑:jade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