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雪痕:创造绿色GDP大有可为

2011-07-13 09:59:46         来源:景观中国     浏览次数:

  

苏雪痕

  LAC:您能否回顾一下建国后20世纪60年代“园林结合生产”的这段历史?

  苏雪痕:园林景观主要有3个功能,观赏功能、生态功能和生产功能。在60年代初困难时期之前,园林上的功能,往往强调观赏,把观赏放在第一的,其次才是改善环境,最后是生产功能。但是一到了困难的时候,就把生产功能提得很高。

  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困难时期,我们在园林建设里边,提出了结合生产的问题。各个城市的提法是不一样的,南京提的是园林生产化,杭州提出来的是结合生产,上海好像也是提的结合生产,这就是有明显区别的。南京甚至希望把绿篱都改成栀子花来提取香精,但是修剪以后观花就很困难了。以前的上海酿造二厂,一共6hm2地,土地性质很差。他们第一步绿化就种了大量的蓖麻,蓖麻籽拿下来打成油,上交国家换成食用油,供职工食堂使用还绰绰有余。他们在厂房周围种了葡萄,葡萄架一直搭到屋顶,使酿造车间不但能在酷热的时候降温而且能保持温度稳定,有利于生产。在土壤条件比较差的地方,开始种了好多梨,梨对土壤要求不是很高的。后来种苹果、种桃,向日葵。这些水果可以解决工人一年里1/3以上的水果供应,既达到了美化目的,而且苹果花、梨花、桃花盛开都是很美的景观,生产车间和职工都得利了,环境也变好了。这是当时的一个典型例子,通过这个例子,你说直接生产能整个给否定吗,是不行的,但是搞什么生产化行吗?因为“化”是彻头彻尾全盘为生产用的,所以也不行的。园林能不能结合生产?我认为是能!南京当时留下来的两样东西,一个是玄武湖的藕和藕粉、一个是雨花台的茶叶。在这么长时间里,这几样留下来的,可以作为证明园林里的植物是有用的,可以结合生产的。看你用在哪,并不是在城市公共空间,而是在风景区、大面积的地方,那是起作用的。比如说玄武湖大片的荷花,花季照开不误,开完了莲蓬摘掉,底下的藕结,到了冬天稀疏一下,挖掉一些。你说茶叶,在山坡上的茶田挺漂亮的,这也不影响。景观要求同样一个东西,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目的下,它的功能是不一样的。

  生产应该是怎样的度呢?种树是为了砍伐当木材吗?种花是为了摘花以后提香精吗?仅仅只是这个目的吗?它到底能有多少产值?太微薄。从历史经验来讲,我们不能全部的肯定,也不能全部的否定,要承认植物是有生产效益的,但这仅仅是它的直接生产效益。我们最后提倡的,在城市里并不是直接的生产,而是间接的绿色GDP,就是把改善环境的功能提到前面来。其实在国外,第一个功能是改善环境。植物降低了温度、增加了湿度、净化了空气、减少了细菌。环境好了,生病少了,医疗省了,出勤率高了,空调原来开10个小时,现在开3个小时就够了,省电了,把它再转换成产值。这么算下来,它的产值要比直接生产的价值要高出20几倍,所以现在提倡绿色的GDP。

  LAC:您觉得应该怎样衡量景观的生产性价值?

  苏雪痕:植物的生产性功能的例子很多,上面提到的降低温度、增加湿度,减少二氧化碳,增加氧气,这些价值是可以计算出来的。比如说常春藤、吊兰这些碳四植物,它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很强,如果是放在屋里,比空气净化器都要强得多,既美观,又能产生氧气。还有很多工厂有毒气体很多,那植物能起两个作用,一种是它能吸收有毒气体,一种是检测,对有毒气体特别敏感,你一看这个植物不行了,就知道有毒气体超标了。这些都是植物的产值。

  在20世纪90年代,我们做过一个北京市科协的项目—北京市园林绿地生态效益的研究,综合研究北京绿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当时北京搞了好多片儿林,所谓片儿林就是国家鼓励农民种树,不种粮食,因为有些地方种树的产值要高于粮食。同时,北京也需要大量的绿地,政府出台了很多有利农民的补偿措施。当时的片儿林,有点像苗圃的大苗区,这边一片的毛白杨,那边一片的桧柏,这边一片的臭椿。我们衡量绿地生态效益标准是单位面积的绿量,即1m2上面绿色的叶子的总量是多少?1m2种的乔木和1m2种的草坪的绿量完全不一样,草坪往往只能是种乔木的1/7~1/20。如果1m2里有乔木、灌木、地被,那单位面积的绿量,不知道要大出多少了。但是在乔木下的灌木,要耐阴的灌木,耐阴的灌木底下再有耐阴的草坪。

  我们当时对于北京市的80种木本及草本植物,做了它的需光度、耐阴性的研究。我们在靠近机场附近的金盏乡做实验,用课题费买了10斤二月兰,在柳树下播种。第二年开花出籽以后,农民一看,第三年不用我们去宣传,他就种上了。为什么?当时的二月兰的种子相当贵,请临时工采收一斤要50元呢,国家林业局进出口的售价,能达到380元。种子那么值钱,农户会不弄吗?你们现在去郊区看,都是二月兰了。二月兰花期在北京很长,它从3月下旬一直开到5月上旬。另外,它的早春返青特别早,冬季保持绿色期又长,很耐阴,功能是综合的。成片的二月兰也是很漂亮的。在日本有一个风景区,在海边,3种植物,一种是油菜,金黄色的色带,一种是二月兰,紫色的色带,第三个就是紫罗兰,紫罗兰有红色的,也有一些白色的,这3种花种在海边上,很空旷,非常壮观。曾经有人说:“植物景观没有量就没有美(No industry no beauty at all)”。

编辑:wenweihua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孟兆祯:走出园林建设浪费误区

26日至27日,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论坛在丹江口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兆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苏雪痕等风景园林专家学者提出,要坚持“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走出园林城市建设浪费误区。【详细】

北林教授苏雪痕:绿化宝岛应以本土树种为主

3月4日,海南省林业厅邀请北京林业大学知名教授苏雪痕为全省林业系统进行绿化宝岛如何造景的专题讲座。苏教授建议,海南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有很多适合作为景观植物的资源,海南的城市绿化要先出台《植物多样性规划》。【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