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桐柏县申报南阳市园林城市的报告

2009-09-21 18:45:43         来源:     浏览次数:

  县政府:

  根据宛政(2000)7号文《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开展创建园林城市活动的决定》、桐政(2000)21号文《桐柏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创建园林城市活动的实施方案》,我们依据县城总体规划、绿化专业规划,在县政府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协调一致,全民动手,合力共建,取得了显著成效。对照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创建园林城市活动的要求与评选标准,桐柏县城已基本达到园林城市标准,特此报告,请予审验。

  一、概况

  桐柏县位于豫南桐柏山脉中段,南阳盆地东缘,是千里淮河发源地,域内旅游矿产资源丰富,县城座落在优美的太白顶自然保护区和桐柏山淮源风景名胜区内。金台山、翠屏山、虎山、卧牛山四山环绕,植被繁茂,淮河、水帘河、龙潭河、银盘河贯穿城区,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自然优势,为我县创建园林城市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自1992年起,特别是去年以来,桐柏县城建设管理发生了巨大变化,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完善,市容市貌明显改观,县城载体功能显著增强,大大提高了桐柏的知名度,营造了良好的对外开放硬环境,山水园林旅游城初具规模。1994年以来,连年获南阳市城镇"三优杯"竞赛先进单位,1997年获省"三优杯"竞赛先进县城称号,1998年先后荣获河南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胜县城"、"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县城"荣誉称号。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城乡建设》、《城市经济》、《中国地方领导论摘》、《中州建设》等杂志和河南电视台、南阳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先后对我县县城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突出成绩和典型经验给予了专题报道。

  二、规划布局

  (一)园林绿地布局原则

  桐柏为省内为数不多的具有天然最佳山水环境的城市,县城外有金台山、翠屏山、卧牛山、虎山四山环绕,内有淮河、水帘河、龙潭河、银盘河四河汇流,层林叠嶂,美景汇萃。独特的自然环境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桐柏山水园林城风貌。依据县城总体规划,绿化规划设计融历史文化、生态、景观于一体,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生态化、个性化、园林化和系统化,为人民大众提供休闲、游赏、娱乐、健身、散步的绿色场所,展示人们亲水近绿空间。

  (二)空间格局

  利用大自然赋予的四山环抱,四河汇流的先天优势,做好"显山露水"的文章,借山水造景,融城市与青山碧水之中,创桐柏园林城风格。以公园、广场、绿地、庭院为点,河岸、道路绿廊绿化为线,景区和四周近城山体林地为面,形成点线面和乔灌草结合的绿化体系。见缝插绿,增加绿量,绿美结合,在创建园林城市为目标的连续构图中增加层次感、景深感,形成平面布局曲直收放,富有新意,同时高低错落,起伏多变,创造出别具匠心,别有情趣,丰富而又层次多样,开合、隐现、虚实变化的园林空间。

  三、创建成果

  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桐柏丰富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优越的发展环境,以县城总体规划和绿化专业规划为指导,围绕园林作文章,坚持建设山水园林城的目标不变,信心不变,决心不变,加大投资,精心组织全方位实施。把绿作为桐柏的主旋律,坚持城市建设与城市绿化同步,巧妙进行绿化美化,努力使景点、街道绿化上档次,庭院绿化上水平,公共绿地上规模。以人为本,让自然拥抱城市,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彩绘蓝图,涂青抹绿,以绿造城,以绿兴城取得显著成效,县城建设日新月异,园林景观靓丽迷人。

  (一)道路绿化

  城区大同路、淮源大道、新华街、淮河路、八一路、淮安路、滨河路等主次干道,分别栽植了女贞、广玉兰、香樟、棕榈等树种良好、品位较高的行道树,配置绿篱、花草,营造了一街一景,一路一貌的林木景观。其中文化路沿水帘河实行了立体式园林绿化,乔、灌、花、草、藤相结合,常绿树与落叶树相结合,阔叶树与针叶树相结合,形成了主体高差、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绿色长廊,为山城人民增添了一道崭新、靓丽的城市绿色风景线,成为城区居民重要的游乐憩息场所。城区主次干道实现了无黄土裸露,绿化普及率达95%,干道绿化面积达到道路总用地面积的20%。

  (二)园林绿地建设

  1、后山森林公园:总面积300公顷。原为县国营林场的一部分,在科学规划性质的基础上,建成一个集休闲、游乐、观赏于一体的现代化森林公园。园内绿地率达92%。马尾松和各类乔灌林木丛幽,塘堰点缀其间,水光潋滟,环境优美,景色怡人。

  2、浸月园小游园:面积20000m2,原先是周围居民倾倒垃圾,堆放破烂、废物的场地,污秽不堪,是卫生死角。县政府正确决策,决心把消极空间变为积极空间,消除污秽,砌筑河堤,填土蓄水,种植的大面积草坪,生机盎然,花灌木与植物片林交相辉映,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长青。卫生死角变成了充满活力、整洁干净、舒适优美、积极向上的绿色空间。与披绿妆红,面积8000m2的市民广场、文化路、淮滨路有机地连在一起,成为一条绿色走廊、为创建"园林城市"增加了公共绿地,完善了县城的绿地系统,为创建"卫生城市"、"旅游城市",提高文明水平,提供了良好条件和景观。

  3、春秋园小游园:占地50公顷,地处世纪大道、淮源大道夹角,依山就势,几条弯曲的小路贯穿全园,以大面积草坪做衬垫,设置雕塑、山石、桌凳,几株火炬松,几簇灌木,有泉井,有水池,与近山体绿地相连接,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清新、舒畅、温馨、自然,使人驻足或逗留。

  4、沿河绿化:穿城而过的河流是城市的生命之源,城市的诞生和兴衰都在河水的流淌中延续,淮河对于桐柏来说,就是这样一条母亲河。两年来,县政府投资、各部门筹劳,对淮河城区段进行疏通筑堤,形成120多米宽的生态走廊贯穿县城东西,按园林化要求,以植物造景为主,十二生肖小品为辅,并计划建一座橡胶坝,蓄水造景。与此同时,对水帘河、龙潭河、银盘河沿岸进行大面积绿化,绿化品种丰富多彩,绿化风格灵活多样,创造出自然,幽深的植物生态群落。为人们提供了亲水近绿的自然生态空间。

  (三)生产绿地建设

  现有园林绿化专用苗圃基地一个,面积3公顷,主要培育适宜本地的优良绿化苗木,生产时令花卉,保证城市绿化苗木自给率达80%。今年在淮河北又划拨土地2公顷,作为苗圃基地。

  (四)庭院、居住区及街巷绿化

  单位庭院、居住区和街巷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县城园林绿化中,通过各种形式的绿化达标竞赛活动,多方位、多层次普及园林绿化知识。因地制宜,对小街小巷能植树的植树,宜栽花的栽花,可种草的种草,见缝插绿,增加绿量,提高县城景观效果。目前已取得"花园式单位"28个,"花园式居住小区"1个。

  (五)风景区建设

  依据县城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加强对风景区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建设。投资800万元建设了水帘河水库,形成一条旅游观光水上通道,硬化风景区公路31公里,兴修了宾馆、旅社,使风景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我们始终坚持"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科学管理风景资源"的指导原则,搞好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改革经营管理体制,积极进行风景名胜区的开发建设,增强风景名胜区的自我发展能力。

  (六)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每年春秋时期,我们抓住植树黄金季节,积极动员城区广大居民和干部职工踊跃参加义务植树。对因故不能完成义务植树的单位和个人,依据有关规定征收代植费。1998年度,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4.5万人;1999年度参加义务植树人数达5.2万人,占城市居民的87%,植树成活率达92%,存活率89%。

  (七)古树名木

  县一高中校园内两株桧柏,树龄约1400年,生长良好,已列入省级保护古树。县文化馆两株桧柏,树龄约800年,枝叶繁茂,长势健壮。城区内古树名木全部进行了建档立册,悬挂标志,加强管护。

  几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以创建山水园林旅游城为目标,坚持以绿造城,以绿兴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目前,县城绿地面积已达980公顷,绿化覆盖率34%,绿地率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5m2。已形成了道路绿化成网络,游园绿地遍城区,乔灌遮荫,芳草铺地,花卉点缀,墙披绿衣,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城乡一体的山水旅游城的基本格局。普天盖地的绿,如诗如画的美,使山城桐柏犹如一个大花园,呈现出城中有园,园中有城的秀丽景观,蕴育出清新优美、生态健全、充满时代气息和自然人文气息的城市环境,构成了桐柏一条动人心魄的亮丽的风景线,实现了社会与环境,绿与生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人们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四、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统一行动。为切实加强对城市绿化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了"创建园林城市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管领导牵头,县直有关部门参加,办公室设在城建局,具体负责创建园林城市活动的组织、指导、检查、监督工作。每年县政府定期召开绿化工作会议,确定年度绿化任务。县领导经常深入县城重点绿化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督查工作进度。创建园林城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组织检查,表彰先进,批评曝光后进,把绿化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终目标考评。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参与意识。运用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和宣传手段,宣传城市绿化的重大意义,对绿化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跟踪报道。县团委、妇联、教委等部门组织了以"爱我家园,绿化城市"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了全民绿化意识,形成积极植树种花,自觉爱护花草树木,珍惜和保护绿化成果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完善城区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以县城总体规划为依据,组织了园林专家和专业人员,认真调查研究,科学编制县城园林绿化系统规划。规划注重城区绿地分布均衡,显示以绿为主的特性主调。所有新建、改扩建工程项目和住宅区开发项目,必须按标准安排绿化资金,实行建设与绿化同步规划、设计、建设、验收。绿化设计方案确需变更时,需经原批准机关审批。对不经县城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占用绿地和不按标准开发建设和各类工程、县规划部门不予发给"建设用地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四)加强园林绿化机构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职能。县城乡建设局是我县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下设园林绿化管理处,现有人员45人,其中技术干部20人,另有雇用合同工20人。管理处内设技术规划室、绿化维护队、园林绿化工程公司,主要职责是负责县城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并组织实施,担负养护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通过培训学习和外地考察,全面提高园林绿化职工素质和业务水平,促进园林绿化工作不断上台阶。并购置先进园林绿化器械,改善劳动条件,不断提高劳动效率和养护管理水平。

  (五)广拓筹资渠道,为园林绿化事业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创建园林城市,既是政府行为,也是社会行为,必须依靠全社会、全民的共同参与。几年来,我们在坚持政府投资主渠道的前提下,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公益事业大家办"的方针,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城区绿化建设,广筹绿化建设资金。积极推行BOT、TOT等新的融资形式,对小游园经营管理权,广告设置权,绿地广场冠名权进行出让、出租、拍卖,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扎扎实实组织好机关庭院和厂区绿化美化活动,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义务投工投劳,积极参与县城绿化美化事业。

  (六)依法管理,巩固保护绿化成果。在城区全面开展以美化市容市貌,规范建设程序为主要内容的包"四化"、"创三优"活动,实行门前绿化"三包"(包栽、包活、包管理)责任制,多管齐下,综合整治。按照《城市绿化条例》及《桐柏县城区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保护绿化成果,使县城绿化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轨道。针对一些破坏绿化成果的案件,城管、园林、公安等部门积极配合,加大打击力度,从快从重进行处理。

  (七)建立激励机制,实行目标责任制。为保证年度绿化目标任务完成,实现创建园林城市目标,县政府建立了绿化奖罚机制,设立绿化奖励基金,对圆满完成年度任务并达到验收标准的责任单位给予奖励,对完不成年度任务或验收不合格者,在全县范围内通报批评,并限期整改,纳入年度考核目标,同时,其单位不得晋升为文明单位,已是文明单位的,取消文明单位称号。

  桐柏县城乡建设局    

  二000年七月三日    

  主题词:城乡建设  园林城市  申报  报告     

 

编辑:xuzj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