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宜居 淮源桐柏谱写桐柏县城绿化新篇章

2009-09-21 17:24:37    作者:通讯员 刘俊英     来源:《桐柏新闻》     浏览次数:

  本台报道(通讯员  刘俊英)近年来,桐柏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顺应21世纪城市发展趋势,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对城区主次干道进行大规模高起点、全方位绿化,辟建了一批设施齐备,功能完善,风格各异的公园、游园、广场、街头绿地。兴建了淮河城区橡胶坝和拦河坝,形成了蓄水面积达50余万平方米的人工湖泊,与两岸绿树碧草、灯饰相互映衬,形成岸绿水清湖秀的独特淮河风光。目前,县城规划区面积28km2,建成区面积8km2,绿地面积已达286.8公顷,绿化覆盖率40.5%,绿地率35.8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5m2。县城绿量逐年大幅度增加,绿化水平和品位明显提升,已形成了道路绿化成网络,游园绿地遍城区,乔灌遮荫,芳草铺地,花卉点缀,三季有花,四季长青,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园林城市格局。通过一系列的绿化建设活动,广大市民休闲、娱乐、游玩场所更为广阔、舒适,工作、生活、学习、休息环境明显改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2001年被南阳市人民政府首批命名为唯一的市级"园林城市",2004年摘取河南省"人居环境奖"奖牌,2005年被评为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县、省级卫生县城,2006年荣获省级文明县城先进县、省级园林县城荣誉称号,2007年申报中国人居环境奖范例奖通过验收并上报命名待批。桐柏县城这座昔日的"乡间村庄"如今变成了"青山碧水,绿树白楼,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山城,县城功能进一步完善,城市档次日益提升,生态旅游城魅力初现,一个"自然、生态、和谐、人文"的现代化城市展现在人们面前,树立了桐柏对外开放的新形象。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保障有力

  县城绿化是县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绿化效果的成功与否,反映一个城市文明开放程度。为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每年年初第一道会就是城区绿化动员会,县主要领导亲临会场,确定绿化目标,下达工作任务,在建设资金上给予大量倾斜。2005年,县城绿化投入突破3000万元,2006年,投入2000万元,2007年,投入760万元。除此之外,县委书记刘新年同志,县长杨忠同志还经常深入县城重点绿化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督查工作进展,研究解决建设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绿化工作的强力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高标准进行城市规划

  桐柏县城是省内为数不多的具有天然最佳山水环境的城市,山环水绕,层林叠嶂,美景汇萃。独特的自然环境为营建别具一格的桐柏山水园林城提供了前提条件。基于此,县委、县政府适时提出了以创建园林城市为载体的绿化建设工作思路。围绕这一目标,自1982年首次完成县城总体规划后,1986年、1992年、1996年又三次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完善,2005年我们又邀请重庆规划设计院专家、学者多次莅临我县现场察看研究,为县城的发展再绘蓝图。2006年,我们邀请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了《2006-2020年桐柏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在历次修编中,我们均依据县城总体规划编制绿化专业规划,在绿化规划设计中,注重融历史文化、生态、景观于一体,坚持以人为本,致力于营建大众休闲、游赏、娱乐、健身的绿色氛围,充分体现园林生态化、个性化、风格化和系统化,展示给人们亲水近绿空间。在县城建设活动中,严格执行"绿线"管制制度和绿地指标控制规定,对所有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和住宅开发项目,强调必须按标准安排绿化资金,保证绿化用地,实行绿化与其它建设工程同步规划、设计、建设、验收。绿化设计方案确需变更时,必须报城建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审批。对不经县城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占用绿地和不按绿化用地标准开发建设的各类工程,县规划部门不予发给"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确保绿化率稳步上升。

  三、集中精力,精心打造县城亮点工程

  桐柏尽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是前几年一直没有精品亮点工程,公园、游园、绿地绿量尽管很大,但个性不是太鲜明,凡凡而淡,看过以后不能给游人深刻的印象。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以"干事、干实事、把事干好"的工作态度,集中物力、财力、人力,以"大气魄干大工程,把大量工程建成精品"的气势,大搞一批园林绿化工程,其中英雄广场建设工程是桐柏县城2003年标志性建设项目之一。桐柏英雄广场建设占地15公顷,总投资500万元,该工程已于2003年5月1日完工。主要包括建设桐柏英雄纪念碑一级平台、石级路、广场及环境绿化等,现已成为桐柏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而且为城区居民休闲健身和举办各项活动提供了最佳天地,填补了桐柏没有大型集会活动场所的空白。三和园总占地面积15公顷,位于英雄路与大同街东北角,依山傍水、环境清幽、景色宜人,建设游园条件得天独厚。按照规划要求,2004年9月份以来,我们采用自然休闲式设计理念:以植物景观为主题,以高大的乔木为背景,内置荷塘、假山石、园林小路、花架、石桌凳等使其具有鱼米之乡的南国风味,体现人与自然的共生性,现已成为广大市民消暑、游玩的理想去处。临淮公园是桐柏绿化的点睛之笔。总面积30公顷,我们根据植被现状,强化生物多样性,建成了独具特色的植物园,园内以观赏价值高、蔽荫效果好的桂花、石楠、枫香、合欢、竹子等为主体树,以杜鹃、茶花、桃李、黄栌等为主景花卉。形成杜鹃园、桂花园等专园,修建望淮亭、坐凳、道路等,每当傍晚,上山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站在亭上,临淮水遥望夕阳西下,别有一番情趣。

  四、大力开展创建"园林城市"活动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建设主管部门的帮助支持下,几年来,我们以绿造城,以绿兴城,大力开展创建园林城市活动,取得明显成效。2003年,桐柏县已有两条道路被省建设厅命名为绿化达标路,一个公园被命名为绿化达标公园。2004年我们花巨资对县城绿化状况进行了卫星摇感,取了真实的第一手资料。05年我们又邀请省建设厅园林专家到桐柏现场指导,专家给予极高评价。06年积极开展省园林城市的申报验收工作,并创建成功。今年我们申报中国人居环境(绿化)范例奖已通过验收并上报命名待批。

  五、改革体制,创新工作

  桐柏县园林绿化管理处隶属桐柏县城乡建设局,为副科级差供事业单位,多年来一直采用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集行政、事业、企业为一体,既是园林绿化的管理者、监督者,又是建设者、被管理者,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需要。为此,桐柏县园林处借鉴外地较为成熟的经验,大胆地进行体制改革,理顺政、事、企三者的关系,实行建、养、管分离。我们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开招聘了有资质、有实力、有技术的三家物业参与县城园林绿地的养护管理。园林处行使绿化养护的监督管理职能,体制改革后各项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六、"三分建、七分管"

  随着县城框架的拉大,县城园林绿地迅速增多,园林绿地养护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提高县城绿化艺术品位,提高养护管理水平,我们采取以下几点措施:一是单位内部进行重大人事及养护改革,首先打破铁饭碗,废除档案工资,实行以责定岗,以岗定酬的工资制度。第二采用地段竞标制,按照绿地位置,管理的级别和难易把全城区绿地分成若干单元,对单元公开竞标,中标者方可上岗管理。第三,人员上打破身份界线,按市场化运作,采用双向选择制,将点兵,兵选将,激活竞争机制,在资金很紧张的状况下派懂技术、善管理的人到外地学习,提高业务技能和管理水平。以上措施的成功实施,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桐柏园林绿化养护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七、广拓筹资渠道,为园林绿化事业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创建园林城市,既是政府行为,也是社会行为,必须依靠全民的共同参与。几年来,我们在坚持园林绿化建设政府投资主渠道的前提下,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公益事业大家办"的方针,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城区绿化建设,广筹绿化建设资金。积极探索新的融资形式,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先后对小游园经营管理权、广告设置权、绿地广场冠名权等进行出让、出租、拍卖,既筹措了县城建设资金,加快了园林绿化事业发展,又使园林绿化设施得到了有效管护和利用。我们广泛动员广大干群义务投工投劳,积极参与县城绿化美化事业。07年参加义务植树人员达到城区总人口的90%以上,植树保活率也达到85%以上。

  总之,桐柏县的绿化事业在千里淮河源头,已成为广大干群的共识,为美丽的古淮"四都"注入了浓厚色彩。但是我们的工作离争创"国家级园林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兄弟县市相比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们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广博众家之长,虚心接受和听取兄弟县市的成功经验,使桐柏这颗灿烂的淮河明珠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编辑:xuzj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