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与绿”的交响乐??延中绿地的景观设计特色

2008-05-15 00:35:15    作者:秦启宪       来源:《上海园林科技》2002年第1期     浏览次数:
  上海市中心区最大的绿肺--延安中路大型公共绿地(延中绿地)经过两年的建设,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给上海市民带来了清新的大自然的气息。

??延中绿地占地面积23公顷,地处延安中路高架与南北高架交汇处。这里原是上海的旧房危房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上海热岛效应最严重的地区。这些现状显然与现代城市的形象格格不入。拆旧建绿,既利于消除中心城区的热岛现象,更利于改善上海的城市景观和环境质量。

??延中绿地共分七个区域,也可以说是七个相对独立的园子,分别坐落于黄浦区、卢湾区和静安区,淮海路、金陵路、南京路等主要商业街近在咫尺;绿地上空,延安路高架与南北高架在此交汇。延中绿地以其起伏的地形、浓密的林木灌丛、开朗的草坪、诱人的瀑布小溪,形成一个立体的生态绿肺;七个园子既各具特色,又相互呼应,并由空中步行桥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

??延中绿地着力渲染以人为本、以"蓝"与"绿"为主题,力图在23公顷的绿地中,营造城市森林新景观,唤起久居都市的人们保护水资源、保护植物生长的空间、保护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意识。上海这座城市与水息息相关,黄浦江、苏州河给上海带来机遇与财富。上海离不开水,植物生长也离不开水,人类生存更离不开水,延中绿地的设计理念即"蓝"与"绿"贯穿始终,以此警示人们,水和植物与这座大都市生死攸关,每个市民要像对待自己的生命那样善待她、珍惜她。

??现就七个园子的特色与内容分述如下:

??春之园

??自延安中路瑞金路口起向东,为一窄长地块。绿地布局简洁开朗,以一片苍劲茂密的绿色丛林为开端,拉开了"蓝"与"绿"的帷幕,似在向人们讲述"春天的故事"。春之园以江南毛竹为主景,翠竹报春给喧闹的市区带来了耳目一新的绿色感受,春天降临,生活充满希望。值得一提的是,瑞金路口一片翠绿的'百慕大'草坪上一组以银海枣和加那利海枣组成的南方植物景观,十分引人注目,这在上海的公共绿地中实属前所未见,为上海市区增添了植物新景观。在起伏的地形间,设置了榉树、合欢和银杏等乔木林荫下的休息区,适宜人们休闲。坡上毛竹、桂花、香樟、合欢成片成林,相互映衬。绿地中保留了原中德医院的西班牙式建筑,并在其南面建成与之相配的西班牙式庭院。春之园现已建成西块(约8000平方米),余地将在年内建成。

??令人心旷神怡的感觉园

??在感觉园内,设计者试图通过一系列的空间设计组合,将"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主题作深入的尝试和体验,给人以轻松、情趣、惊奇、感悟等不同感受。众所周知,人有5种生理感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在感觉园里,这5种感觉被划分为5个区域,让人有不同的体验与感受,而最终形成第六感觉--直觉。

??嗅觉园

??该园以丰富的植物,按照春、夏、秋、冬排列组合,互相渗透,各个季节不同的香味植物给人不同的嗅觉感受。春园--为椭圆形的休息空地,周边布置白玉兰、含笑、垂丝海棠、丁香、樱花、桃花、杜鹃、红花?木等春花植物,并以刚竹作视觉焦点,翠竹象征绿意盎然,其亦草亦木的姿态蕴蓄着刚与柔,芳香植物为丁香、白玉兰和含笑。夏园--在弧形的道边间种合欢、紫薇、广玉兰、八仙花、栀子、六月雪,构成夏之景观,芳香植物为广玉兰和栀子。秋园--是一个矩形图案的广场,中心的植物配置是一株大榉树,秋景植物有银杏、榉树、无患子、栾树、桂花、青枫、红枫等,芳香植物为桂花等。冬园也不寂寞,有白皮松、五针松、粗榧、蜡梅、梅树、山茶、火棘、南天竹等,芳香植物为蜡梅等。其他芳香植物有香樟、月桂等樟科植物。人们徜徉在这四个园中,植物芳香四溢,沁入心脾,令人陶醉。

??触觉园

??通过触摸植物的枝、叶质地(草质、纸质、革质、蜡质等)和形状(锯齿状、尖刺状等)而使人产生不同的触觉感受,这就是触觉园。各种植物的叶子有不同的质地感觉,而具齿、有刺的植物在我们周围也不少,如火棘、枸骨等。这些植物多以块面立体形态(如绿篱、树墙等)布置,使之产生质地上的对比。同时,触觉园的另一个特点是将地坪、岩石的种类作展示,给人以色彩、质地的对比。天然的石料种类有大理石、板岩(金石板、红石板、青石板等)、卵石、花岗岩(红、白、灰、黑、绿、黄等)以及人造的小青砖、小红砖地坪等。从质地感觉上分有自然毛面、烧毛面、斧斩面、磨光面、锯平面等,从造型上分有墙体、挡土墙,兼作坐椅用的平石(1000X 1000 X300)等。人们通过对植物材料与天然石料的触摸,产生质地对比的体验,了解鲜为人知的质地,由此产生好奇心,加深对自然界的了解,得到知识和乐趣。

??视觉园

??感觉园的景观轴线大道即是视觉园的主要部分。近300米长的大道设计成东端宽7米,西端宽17米,形成东窄西宽的格局,形成人的视线的聚焦。中间是四季草花花坛,两侧种植山茶、珊瑚树墙和高大挺拔的水杉,将人的视线限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增强了人的视觉感受,产生了较为强烈的空间纵深感和延续性,使人在有限的空间内感到空间无限。视觉园的起点在成都路一侧,终点是西端的樟树水景广场,从建成的效果看,视觉感受无处不在,如棕榈树阵,连续起伏的地坪,层次鲜明的灌木丛等。无论是立体的层次,还是平面的布局都给人以视觉上的不同感受,既对比强烈,又十分自然。

??地质园

??自然界除了水和植物,岩石地貌也是一个令人赞叹的自然景观。在占地32000平方米的地质园里,充分展现了水、岩石与植被的关系,突出了地质岩石景观。一座高达8米、长约120米由天然黄石构筑的山石,浑厚壮美,高低错落,变化丰富;中央倾泻而下的双瀑主景,气势恢宏,洒脱自然。地质园的地势是由四周向中央水池倾泻,樱花路和玉兰路直指石山双瀑,构成绝佳对景。在石山的东侧,毛竹成林,观瀑亭隐于林中,山上松、柏、枫、槭交相辉映,池中水葱、鸢尾自然野趣,嵌草石板路朴实无华……绿地内原有一株老构树,树荫如盖,亭亭似伞,为保护此树,采取了特殊的措施,使其老当益壮,焕发青春活力。园中保留了中国共产党"二大"会址和平民女子学校旧址等具有历史价值的纪念建筑,赋予绿地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地质园以其迷人的景色,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城市自然山林,给久居闹市的人们带来了大自然清新的气息。
            
  干河园

??干河园形似三角形,在路网布局上与地质园保持联系河过渡,虽然隔一条马路,但在总体感觉上仍不失为一个整体。该园以象征性手法表现在茂盛的树林中出现一条干枯的河流缓缓流向前方。河底为卵石铺成有水波向后的动势,使人产生航船在水中勇往直前的联想。河道曲折迂回,两侧植物层次丰富、景观宜人。河床两侧自然散置大小卵石,在河的尽头,一块硕大的卵石立在河中。这条干河成了沪上最大的一条健身步道(广场),颇受市民青睐。

??芳草园 

??以草坪为中心的芳草园,在绿树的环抱之中,疏密相宜,形成林中休闲与观赏的草坪空间。人们可悠闲地流连在草坪上,放松身心,怡情悦性。东北入口处有一池清泉,林荫道两侧种植墨西哥落羽杉。令人称奇的是,从空中俯视芳草园,其平面布局宛如一把吉他,静卧在绿地之中,这是设计师始料未及的,无意中居然产生如此绝妙的效果。芳草园植物配置以松科、木兰科等为主,落叶乔木点缀其间。园中还设置了几座表现现代生活气息的雕塑,为芳草园平添了几分生活的情趣。

??自然生态园

??古人云"久居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句诗反映了都市人渴望回归自然的愿望河迫切的心情。占地面积达8公顷的自然生态园,为都市人回归自然而精心设计营造。这是延中绿地中最大的一块绿地,更是"蓝与绿"交响乐中最精彩的乐章。

??按总体规划的构思,水贯穿与延中绿地的始终,由西向东流淌,自然生态园是水流的汇集处。在园的西端高6米的山坡上,水从石亭底下淙淙流出,沿着弯曲的河道,穿梭于毛竹林间、花木丛中,流向东端。河中的杉树小岛颇具特色,茂密的水杉、池杉挺拔林立,野花、水葱、柽柳带来了淳朴的野趣。由杉木铺就的木栈道蜿蜒在林中,人们可站立在水边的木平台上,观赏四周的树林和水中的水生植物,看看野鸭在水中嬉戏,听听"呱呱"之声,令人 顿生疑问,这难道是在车水马龙的都市中心吗?踏上同木栈道风格相配的圆木平桥,仿佛进入了深山老林,更让人感受到了返朴归真的体验。水流经过几个弯道,最后汇入大水池。大水池碧波清澈,野鸭在水中游乐,使宁静的水面充满活力,呈现一派生气勃勃的画面。园中一株高达400年树龄的大柏树为绿地增色生辉,设计师特意为大柏树辟建了景观平台,也为人们提供了观景、休憩、纳凉的好去处。"大树底下好乘凉"人们闲坐在大柏树下,仿佛在聆听它诉说着上海的沧桑变迁。大水池北侧是延中绿地最大的大草坪,面积约4000平方米,北高南低,缓缓伸入池水中。草坪上种植沪上鲜见的华盛顿棕榈、加那利海枣、银海枣、沙巴棕榈、布迪椰子、苏铁等南方引进的植物,构成崭新的南方棕榈植物的景观特色,为绿地增添了美妙的景色,也为上海城市绿化增添了新的树种。自然生态园的植物品种达200余个,形成了良好的植物生态群落。

??以人为本,为民造福是建设延中绿地的宗旨之一,自然生态园辟有多处以大树为主题的活动广场,散布在绿地四周,为市民提供了休息、赏景、交流、活动的理想场所。有的依林而建,有的临水而建,有的围树而建,有的沿路而建。树种上有悬铃木广场,香樟广场,银海枣广场,榉树广场等。在上海市中心建造大型绿地,牵动着多少热绿色的上海市民的心,他们纷纷捐款,在延中绿地也特意建立了一块"市民林"纪念碑,让子孙后代都来关爱绿化。

(上海延中绿地项目由加拿大WAA景观设计事务所与上海园林设计院合作设计完成)

编辑:songgaofe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